INFP(内向、直觉、情感、知觉)是MBTI性格测评中的一种类型,他们通常非常关注人类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生态,对美、真、善特别敏感。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对人性认知如此敏锐的类型,也有可能会遭受到许多人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其中之一就是INFP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百度下拉搜索词中,我们还可以看到“INFP不了解自己”、“infp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等。

在INFP内心存在着多重因素造成的迷失感。以下是一些可能造成INFP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原因:

一、对未来过度理想化和设想

INFP具有较为天马行空的思维,倾向于将想象与现实混淆,留恋美好的想象世界。不过,当现实脆弱而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时候,INFP便会陷入空虚、孤独型的情绪。

例如,在个人职业规划上,INFP不想放弃自己的人文追求,却不知道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与此同时,他们还可能带着质疑和困惑来看待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因为他们已经预设了一个理想化的未来。

二、对自我标签的过度倚赖

MBTI性格测评很可能成为INFP关于自己的标签之一,但在过程中INFP可能会分不清感知工具与自我身份之间的界限。他们对自己预设的标签可能会产生死板的认知和许多过高的期望,造成深深的自卑感。很长一段时间里,INFP都在尝试“反抗”那些不符合其“理论模型”的想法。

例如,在职业生涯方面,INFP可能会因为过渡依赖这个标签而产生考虑就业不易或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焦虑。

三、对自我价值感的质疑

当INFP把自己的努力和代码与外部现实做比较时,可能会忽略自己内部的价值感受。即使他们已获得了成功、赞誉和成就,也并不能摆脱自我怀疑、不肯定的情绪。这种不安和困惑很容易转化为“我到底想要什么?”的问题。

例如,在INFP参加某项竞争性活动后,别人赞扬他是优胜者但他内心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好的表现。他期待自己能够以某种方式成为完美的罗莎花(Rosah luxemburg)或梵高(Van Gogh)等。

四、对外界的强调和指导失误

可能在家庭、社会或工作场合,INFP最近一段时间接受到的观念并非都是建立在真正的感情关系和价值上。他们可能会受到反复强调自己“非主流”的个性,或其他人意见的影响,这些指引和信息使得INFP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兴趣点。

例如,在学校里,老师会反复告知学生说:应该寻找职业因个人爱好而产生的职业。但是,当INFP在职业选项上增加了过多的思考之后,却仍然应学校的建议而感到迷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NFP需要明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点,用现实经历来更新自己的评价标准。以下是几个可能帮助INFP走出自我迷茫的方法:

一、减少对时间和未来的过度关注

INFP可能是缺乏行动力的性格类型之一,而曾经时常胡思乱想地“预测未来”,徒增了无益的奢望和抱怨。为了做到目标,我们应该跳出舒适区,实际行动,接受偶然因素和挑战。

例如,当INFP花费了太多时间在事情上,却仍感觉有些异样时,可以尝试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或寻找一个新的热点话题。

二、从实际经历中刷新自己的内部体验和意义

INFP会尝试将外部世界的经验与内层个性理解和需求相结合,为自己寻找更好的答案。实际经历可能产生的价值,比那些过于纯粹的理论所提供的意义,更加实质化。通过实践,我们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激情和兴趣点,并为自己明确未来的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工作上,当INFP在公司里进入一个不喜欢的肤浅环境时,需要反思其中的原因并改变目标,寻找更加适合的职业良机。

三、理解自己性格的多元化

INFP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特点,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产生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如果过于依赖自己头脑中对自己的评价和人们对性格标签的理解,则可能会失去比较全面和多元地认识自我成长过程的机会。我们应该找到能够理解我们多元性格的人,以及匠心打造和发扬这种特质的环境支持。

例如,在处理紧急事务时,一些集中和立刻采取行动的性格类型可以显示他们的优势,而像INFP这样的人则喜欢在多种方式中选择不同的联想或者决定。

INFP谨慎思考和关注内在世界的特质,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缺乏实践经验,从而深陷困境。然而,真正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和发掘自己的性格多重性,可以使他们更自信、更适应现实,并制定自己的合适目标。当INFP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时,他们会变得更加坚定,更有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评论列表 共有 0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