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MBTI是什么?点击进入【MBTI性格测试】(在新窗口打开)

MBTI类型指标是现代人格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解释了为什么人们行为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样。其中INFP是MBTI分类模型的16种类型之一,代表的是内倾、直觉、思考、判断四种人格特质。这意味着INFP更倾向于自我思考、探索世界、追求真理,他们善于发掘问题的本质、梳理逻辑、寻找解决方案。但是除了这些常规的介绍,还有一些INTP并不实用的知识。

探讨性格类型的学科挺受欢迎,大家很喜欢通过了解类型指标,来快速地理解自己、他人、沟通方式、职位选择等。当然,与此同时,有些人会深入思考性格理论的局限性:是否太武断;是否过于标签化;是否具备足够的科学性......

(过于标签化)

“MBTI类型指标”是伟大的精神探索工具,MBTI分类系统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领域。但是它的核心是16种人格类型,并且这16种人格类型不一定一分为二、区分度并不够。“标签化”倾向如此明显,精神探索的核心之一是“自我”,这是一个寻求黑与白相容的寻求真理。然而,我们处理所有的复杂问题都必须运用抽象和对立的方式(比如:上、下;斯灵、机会主义者;开放、敏感性),因为许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天性或可改变)

人们对MBTI测试的普遍误解是认为人格类型被锁定和不可改变,实际上MBTI并没有说人格类型是命中注定的。相反,MBTI认为我们的人格类型是通过生活学习和经验构建,所以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形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或“活化”。

(过于概括)

MBTI测试存在着快速分类的诱惑,每种类型内部的差异也应该得到更好的挖掘,这一点至关重要。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并不是简单的单维度性格因素,这种刻板印象是对人本质的歪曲表现。

(与生俱来还是环境逼迫)

MBTI测试也存在与生俱来还是环境逼迫的问题,即:与人的天性相比,文化与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否更加重要?这一问题无法轻易回答。从科学角度而言,我们难以分清哪些因素是天赋的哪些因素是后天在孕育与培养过程中产生的。

(测试结果方便、可靠性)

感知能力和思考辨别能力非常主观,测量上往往会出现误判、把某些人规定成了完全相反的类型、或者根本不能很好地识别精神探寻者的复杂动态。

总的来看,“性格分类”这一目标始终难以实现,事情从未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人类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16种选择。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谨慎地利用MBTI,同时保持开放和自我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