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人格类型指标,用于描述人们在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偏好。ISFP与ESTP是MBTI中的两种不同类型,但有时会出现测出ISFP的人最终被判定为ESTP。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两种类型存在重大理解误差呢?本文将通过探究ISFP与ESTP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实际案例分析,说明这种误差存在的可能性及其成因。
一、ISFP与ESTP共性
ISFP和ESTP都属于“感性”人格类型,又被称为“艺术家”和“实干家”,他们通常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热衷,并且具有强烈的行动力。同时,这两种类型也都是非常善于观察和感知周围环境的人,有丰富的感官体验,更注重享受过程而非结果。
二、ISFP与ESTP差异
ISFP的主导认知方式是通过直觉感受到环境,而ESTP则更加倾向于通过逻辑推理来理解事物。因此,ISFP通常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体验,更容易被自己的情感所左右;而ESTP则比较冷静理智,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此外,在价值观层面上,ISFP更关注感性的美和个人的内心世界,看重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而ESTP则更加注重外在的成就和认可,更强调实际行动和能力。
三、ISFP测出ESTP的可能性及成因
虽然ISFP与ESTP在认知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由于这两种类型本质上有很相似的特质,因此有一定的可能会出现ISFP测出ESTP的情况。这种情况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框架问题:ISFP和ESTP在MBTI测试中相邻,如果测试框架不够精确,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差。
2、个人情况差异: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有时即使同是某种类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人可能具有ISFP和ESTP特质的结合体,这样的人就更容易被判定为ESTP。
3、测试者主观判断:测试者可能会受到自己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而对测试结果进行主观判断,也是导致误差的原因之一。
四、实际案例分析
下面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探究ISFP测出ESTP的可能性。
小明是一位艺术学院的学生,在MBTI测试中被测定为ISFP,但在大学期间,他除了拿到了艺术类比赛的奖项之外,并没有在其他方面展现出很高的实际能力。因此,他不满意自己的成就,想要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公众的关注。
于是,小明在第二次测试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选出了一些看起来更具有实干性和行动力的答案。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小明的人格类型为ESTP,这让他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自己已经从一个“懒惰”的ISFP成功转型为一个实际行动者。
然而,在与MBTI专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中,小明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测试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他其实仍然是一个典型的ISFP,而这种误差的成因主要是出现在测试者的主观判断和小明对自己人格类型的期望之间。
五、
本文最终得出的是,ISFP与ESTP虽然存在共性和差异,但本质上相似的特质仍然让这两种类型有可能被相互混淆。而造成这种误差的成因也主要在于测试框架、个人情况差异以及测试者主观判断等方面。同时,在实际过程中,也需要测试者和被测试者理性客观地看待测试结果,避免出现因个人期望而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