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BTI测试中,INFP常被视作充满想象力、独特性强的型格。然而,在人生的实际经历中,infp或许会产生某种失落感,觉得自己始终无法与时代对话、与社会融合。于是有一些 inpf 者开始走向 MBTI 的反面,寻找自己并不奇特的一面,在现实中成为普通人。
一. MBTI定义下的infp
基于 MBTI 的定义,infp 型格倾向于内向、直觉、情感、判断,这也被广泛解释为“理想主义者”、“探险家”、“传达者”等。然而,这种类型不仅是一种人格特征,也代表了某种文化潮流和生活理念,意味着一种特殊性的存在。在个人价值与社会期许之间难以平衡的情况下, inpf 成为了一种游离的状态。他们独特却不易理解,有情感却不善于表达,深思熟虑却不善于决策,这种不同于主流社会的存在感日积月累,导致 inpf 不断地感到孤独与不被理解。
二. 从现实角度看待infp
然而,对于 inpf 们来说,追求普通才是最好的选择。就像 thebigview.com 上的一句话“在你听过所有的故事之前,你不知道自己是普通的。”,在个人生活、职业发展以及社交方面,带有多稳定因素在其中显得更加理智和实际。即使在 MBTI 系统中,也经常出现同样理念的主张,“进入拥有平衡的状态”,意为全面饱和的人生阅历和优雅的人生境界。如果把 inpf 自身的特点与常见人格特征相比较,将会发现其中很多共通点。
三. 普通或许更具有可持续性
inpf 的情感、理想主义、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仅靠这些品质谋生或时刻保持在生活中,反而容易成为压力和负面心理的来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有 MBTI 剖析经历的人最终都会推崇平衡,会发现某种由内而外的自我进行了知觉升华。可以认为,在融入人群中、接受普通事物的挑战中, inpf 会变成更加真实的自己,也能够在心理上获得更加充分的支持和智慧。同时,还可以冷静看待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并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和人际关系方案。
自我深刻但并不意味着非凡或超越主流,既保留自己的“非凡”也能有所作为,这是 MBTI 研究的最终目的和社会生存的必选方式。就像极客公园创始人雷军的“忘我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inpf 最终也需要走出迷雾,认清现实,认识自己的定位,在普通与特别之间获得平衡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