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流行的心理学人格测试方法,在其中ISFP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分析的人格类型。很多人认为MBTI测试可以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个性特征,但也会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isfp性格会变吗?
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个性特征是由我们天生的基因和后天的环境经验共同决定的。我们的基因影响着我们神经系统、大脑追求奖励和风险等方面的表现,而环境经验则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兴趣、职业意向等自我认同。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就要先分开不同的层次——基因和环境,再分别探讨。
基因方面
基本上,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的基因是不会改变的。研究还发现,个体之间并不存在“好或坏”的基因,只有不同的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偏好。举例而言,isfp通常倾向于外向冒险、精力充沛的活动,这和他们天生的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isfp人格类型之所以被普遍认为是柔和、内向而“独立的艺术家”类型,也与他们天生基因相符。
环境方面
即使个独特的基因构成决定了你的人格类型,但环境经验同样会影响人类的基础特质,包括isfp性格类型的特征,这恰好是我们“可控制”的部分。
人的环境经验包括他们的体验、教育、互动和文化影响等。在这些方面,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例如,对于一个isfp类型的人来说,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可能会支持他们生长为更开放、更外向、更批判性的人格;一份不可容忍的工作压力却可能剥夺他们的能量,让他们变得相对低沉、消极。
MBTI的非铁板神话
此外,尽管MBTI测试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但并不能代表性格的全部或模式的随时间变化。实际上,未取代的神话就是认为每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都在十分固定的铁板上,而MBTI测试即是为了捕捉这个铁板。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发现他们一直被标记为isfp类型,但与此同时,他的人格特质亦可以出现胃口、兴趣和基于情境的变化。在此时,这个人的人格性格已经滋生出来某些环境问题,或者他现在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认知到的部分。
:
总的来说,不恰当地将我们的personality描述为一个固定的“框”,这是一种错误和缩略的尝试。取而代之的是,isfp性格类型倾向于在基础的特质方面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但仍然会在经历不同的生活阶段或面对新经验时有着不同的表现。这进一步突出了MBTI最初如此流行的原因:它鼓励我们以一种新视角审视自己及他人,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