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MBTI职业心理咨询多年后,我发现有一类人总是对MBTI表示怀疑和不信任,他们就是ISFP人群。那么,为什么ISFP会不信MBTI呢?本文将从ISFP的认知方式、MBTI的局限性、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节:ISFP的认知方式
ISFP是以“感受”为主导的认知方式,他们倾向于关注具体的感官经验,更注重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通常会抵制逻辑推理和既定规则。因此,对于MBTI这一种用理性来描述人格特质的框架,ISFP往往持怀疑态度。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并不将人格局限于一种固定的类型,而是处于一个灵活、多变的状态当中。如果强制将一个人的复杂性简化成四个字母的类型,会产生不准确的刻画和误解。
二、MBTI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人格测评工具都有其局限性,而MBTI也不例外。尽管这一测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教育等领域,其受到的批评却并不少。其中,最常提到的问题是:
1、MBTI被过度使用
MBTI仅仅是辅助性的工具,它永远不能替代人际交往中的沟通和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却将MBTI当成了神器一样,认为只要知道对方的类型,就可以预测和解决任何问题。
2、MBTI模型是先天不足的
MBTI测评工具存在一些主观性,在某些程度上受到测试者投影自身和测试者注意力的影响。
3、MBTI测评结果存在“仪式感”
有部分人参加MBTI测评的目的并不在于真正了解自我,而是出于好奇或是仪式感。
这些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BTI的局限性。对于那些对MBTI保持怀疑态度的ISFP来说,这些问题不难引发他们对MBTI有效性的质疑。
三、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人,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把人分类成16种类型,显然会遇到唯一的所有挑战是处理出现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人格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个体差异,它不可能被某种分类方法完全覆盖和描述。正是出于对人格多样性的尊重,MBTI也只是一种辅助性工具,不能把一个人的全部特质都强制归类。因此,对于那些不信MBTI的ISFP来说,他们认为,自己不属于一个明确且固定的类型,而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个体。
MBTI测评工具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探索自我,理解他人,促进更有效的人际交往。但是MBTI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也不应该被滥用和误用。ISFP或其他类型的人,无论是否相信MBTI,他们的人格都值得被尊重和认识。在了解自己和他人时,应该注重多元化视角,避免过度简化和刻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