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MBTI是什么?点击进入【MBTI性格测试】(在新窗口打开)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尔萨·布里格斯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所开发的一种人格测试。该测试基于荣格心理学与爱德华·伯纳兹二分法的理论,通过测量个体的心理偏好来确定其人格类型。其中ISTP是其中一个类型,但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CPCI,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ISTP现在叫CPCI?

在2018年,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性格测评指标》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被称为CPCI(Career Personality and Competency Indicator),旨在为人才选拔和职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CPCI在MBTI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简和改良,除了保留MBTI的四个维度:E-I(外向与内向)、S-N(具体与抽象)、T-F(思维与情感)和J-P(判断与知觉)外,还加入了五种职业能力素质: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适应性。相较于MBTI,CPCI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实际需求,并且在国家层面得到了认可。

影响和反响

ISTP变更为CPCI一事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控制思想的表现,而另一些人则对这项改变表示欢迎。一方面,将ISTP纳入国家标准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和可信度,走向国际化的标准化也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职业发展。而另一方面,ISTP也成为了CPCI中的其中一个类型之一,新的标准中可能会有一些所谓的“中国特色”,脱离了原来的理论视野,使得CPCI的可靠度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除了ISTP,其他MBTI类型的变更情况也备受关注。例如,INFP变更为CPCF(Career Personality and Competency Framework)。MBTI作为一种心理测试向来备受争议,存在着科学性和严谨性的问题。虽然MBTI能够辅助人们进行职业规划和发展,但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人格,更不能作为对人才选拔的唯一依据。基于个人独特的背景和能力去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或许是更加科学和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

ISTP变更为CPCI,带来了一场观念的提升和变革。在新的标准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的人格类型,让职业发展更加注重实践、实用性和适应性。当然,这也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成为合格的职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