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MBTI相关专业的资深人员,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人自称是INFP。这里,INFP指的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中的四字母描述,即内向、直觉、情感、知觉的组合。

然而,MBTI测试结果仅仅是心理测试结果之一,适用于指导个人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但是这种“标签化”的结果容易让人产生过度关注,成为迷信的一部分,甚至会产生脱离实际的负效应。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INFP这个标签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它:

一、“相信”MBTI

MBTI在西方已经流传了几十年,由于和西方文化背景有关,这项心理测试的名气不如国内多年来广泛应用的DISC测试、五行等传统性格测试。1. MBTI是基于荣格(C. G. Jung)所提出的原型理论,以最普遍的人格类型—内向/外向,加上对应的人格特征作为基础,衍生出各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事实上,我们目前所拥有的很多心理学理论都通常是建立在欧美文化之上的,但它们通过大规模调查、验证和科学研究得出了许多基本认识和普遍。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人格特点去选择不同的职业、交友方式、沟通技巧等等。而MBTI测试结果给出了一张风格鲜明的心理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个人的潜在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适应他人(赢得朋友、拓宽人脉、加强团队合作)。

二、选择性引申

我们之所以更愿意选择“INFP”、“INTJ”这些标签,是由于它们强调了个性、独特、未被理解,这能否完全反映出个人的真实性格面貌,在此不作过多评论。但它们在某些程度上也具有解释力。例如:

1. 对于想象力丰富、感情复杂的大众喜剧演员Jim Carrey,大家很容易将他归为ENFP,而MBTI对他的类型描述与大家的想法有重叠之处。又例如,脍炙人口的小说家J.K. Rowling据称自己就是INFP,她也曾讲述过自己苦苦追逐梦想的故事。对于这些人而言,MBTI或许并不是一张全景地图,但它意味着他们属于“少数派”,尤其对个性和才华兼备的人来说,这会让他们更有自在感和归属感。

2. 同工不同酬,同样的工作、不同类型的员工,在处理职业挑战或工作压力时,也可能会采取非常不同的策略。比如ENFJ(外向、直觉、情感、判断)偏向于把大风险变小,ESFP(外向、感性、理性、知觉)善于娱乐自己、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而ISTP(内向、感性、理性、认知)则强调他们在现实中的灵活和多样性。

三、不喜欢被标签约束

做MBTI测试并不一定代表了解自己全部,也不代表永久符合MBTI结果所指示的标准。人随着时间、性别、成长背景、社会经验得以改变,MBTI指示的人格类型也可以发生转变和变化。于是,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这样分人格太死板了,我怎么可能一直都是一个类型的”“我觉得我比测试结果上的还要内向,它们不能说明什么”。

四、INFP的基因序列?

对于某些人来说,喜欢“INFP”这个标签,是基于类似占星术等迷信心理。有的读者会发现""INFP网民攻略",“INFP情感剖析”之类的题目又重新出现在很多社交网络流行页上。从数量上,INFP的确现象十分普遍,而许多研究小样本、超现实或超自然经验证明了INFP具有独特的基因序列(例如丁氏激酶)…但是科学家并未公布任何证据表明心理学类型与基因UGG等遗传学特徵有关。如果不加思考,被标签和二手感性故事所迷惑,人们容易忽略真正的自我探索和成长。

作为一个资深MBTI研究人员,我认为任何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唯一的标签: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建立契合自身价值和实际掌握力的风格和特质,根据自我反省与心理学知识的交流,并量化密切关注类型、结构及特质的变化趋势,不随意受外部社会评价的标签化束缚,去发现更为真实丰富的自我形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